耍故事,又叫抬故事、出天星,是流傳于汨羅、湘陰、臨湘民間春節(jié)期間的一種娛樂形式。
歷史上曾有文字記載:明嘉靖三十三年(公元1554年)的《湘陰縣志》中有“元夕,城市剪紙為花燈,居民奔走以樂,云彩朱衣鬼面,或步或騎,相聚數(shù)十人為戲。乾隆二十一年(公元1756年)《縣志》記載:“元宵,剪紙為燈,或懸之庭戶,或列之街衢,或攜以行。至有扎龍燈、鰲山、塔、球者。城市徹夜游玩,各鄉(xiāng)村,朱衣鬼面,持燈人家,打花鼓,唱民歌,相聚數(shù)十人為戲,曰‘耍燈’。”傳至清末民初,就變成了大規(guī)模的“耍故事”了。
所謂“耍故事”,是人們按照古代歷史、小說、戲劇、神話中的故事內(nèi)容,挑選一些青少年與幼兒,畫臉掛須,戴盔披甲,穿紅著綠,點額畫眉,喬裝打扮成故事中的人物,配以場景,安置在一個個木質(zhì)臺子上,每臺用四至八人抬著,基本上是一個臺子上一個故事,也稱一出戲。再配以旗、龍、鑼、鼓,在燈籠火把的簇擁下結(jié)隊而行。
耍故事,習慣上是以龍船稱號“金、紅、白”為一方,“青、藍、黑”為一方,相互競賽。浩浩蕩蕩的“耍故事”“長龍陣”出動時,最前面是用一至二對“火流星”開路。緊跟后面的一種是木制的“臺子”。長約五尺,寬約三尺,由幾個人抬著走。每個臺子上扎個“故事”,扮演故事中人物的人,矗立在臺子上。二種是“炮船”。用木材做成,長約九尺、寬約三尺的小木船,船上扎著“攔江救主”、“水擒龐德”等一類與江湖有關的故事。三種是“彩船”。彩船的制作與炮船相似,不同的是彩船必須用彩包綢綾扎制,每條船上要扎個“艄婆”。這艄婆一定要選年輕俏麗的女郎(少數(shù)是男扮女裝的)。四種是“高蹺”。用四五尺或五六尺長的木棍做成高腳,綁扎在扮演者的小腿上,使之變成長腳人,高高聳立,在通衢大道上行走,名日“踩高腳”。五種是“扎馬”。扮演故事人物的角色,化裝后騎在高頭大馬上,宛如故事中的文官武將,按轡徐行。六種是“扎牛”。只限于扎飾傳說故事中曾是騎牛的人物。七種是“端兜馬”。這是個壓陣的節(jié)目,通常是挑選一匹特別高大的馬,馬上飾一個魁梧的將軍,身后豎起一面大旗,旗上經(jīng)常出現(xiàn)的是寓意挑逗的語句。紅、黑雙方都在挖空心思,想點子,比智慧。所扎故事的內(nèi)容大致分類為“戲劇臺子”、“詩句臺子”和“神話故事臺子”等。像“長亭送別”、“草船借箭”、“太白醉灑”等都屬戲劇臺子。“詩句臺子”是取唐人詩句“明月松間照,清泉石上流”等詩中情景布飾的。還有按神話故事扎制的,如“嫦娥奔月”、“八仙過海”、“七姐下凡”等。為了以多取勝,這邊扎了“十八羅漢”,那邊就會扎出“梁山泊一百單八將”。在競賽過程中,好勝者往往引經(jīng)據(jù)典,獵奇取異,其中確有令人叫絕之作。
耍故事,不僅要追求數(shù)量,以多取勝,而且要講究質(zhì)量,以巧服人。比如:扎制一臺題名“松鶴遐齡”的臺子,臺子上古松蒼勁,白鶴臨風展翅,在華燈的映照下,羽毛光潔,熠熠生輝,令人贊不絕口,就近細看,竟然是在一個草制的模型上巧妙地用1080片調(diào)羹拼湊而成。
耍故事的競賽,有如一場戰(zhàn)斗,競賽雙方都必須有人調(diào)度指揮,運籌帷幄。推舉幾個頭人集中指揮叫“立壇”。壇內(nèi)除掌壇人以外,還設有管財務、劇務、道具、情報等頭目。大型比賽多半是從正月十一起,正常情況下,十五元宵夜可以收兵。如果元宵那晚“和牌”打不成,就會越比越出勁,常常拖到正月底,甚至二月中旬還在鏖戰(zhàn)不休。